就在今天新宝配资,年仅20岁的05后球员杨瀚森,在自己的生日当天,于2025年NBA选秀大会上被波特兰开拓者队以首轮第16顺位高位选中,成为历史上第九位通过NBA选秀进入联盟的中国球员。这一消息迅速点燃了篮球圈的热情,也让广大中国球迷重燃期待。
回顾我国球员在NBA选秀的历程,距离上一次有中国球员被选中,已经是2016年,那一年周琦和王哲林分别以第43顺位和第57顺位进入火箭和灰熊。而上一次中国球员在首轮被选中,则要追溯到23年前的2002年,那位打破亚洲球员界限的传奇——姚明。作为首位来自亚洲的状元秀,姚明不仅是NBA历史上的开创者,加入NBA之前,他还带领上海队创造了CBA单赛季23连胜的纪录。
在选秀当天,杨瀚森的出现完全出乎许多人的预料。绝大多数人原本预测他会在首轮末段或第二轮被选中,但他却被提早选走,这使得现场的年轻球员当时还显得有些愣住。最初,他在后排轻松地与身边人交谈,直到选中消息被剧透时,他的表情顿时僵硬,眼神左右游移,显露出难以置信的惊讶。后来接受采访时,他坦言这一结果远超预期,激动之余又带着紧张,甚至连腿都有些发抖。
展开剩余83%继姚明之后,社交媒体上又掀起了中国球迷对开拓者队的热情,有网友感叹:“自姚明离开NBA后,我几乎不看比赛了,现在终于有了新的理由!”还有网友玩笑称,从此以后无论过去支持哪个队,“我”都变成了开拓者的老粉丝,评论区顿时一片认同。
那么,杨瀚森为何如此难得?NBA选秀大会始于1947年,是各队补充新人、增强实力的关键环节。参与选秀的30支球队按照既定顺序依次挑选心仪的球员。选中顺位通常代表球队对球员实力的认可,而首轮1至30顺位则被视为高顺位,首轮球员通常签订至少四年的合同,是球队重点培养的对象。
根据ESPN预测,杨瀚森原本可能在第二轮第36顺位被布鲁克林篮网选中,但他的顺位直接跳升了整整20位,这种“跨越式”的提升令人惊叹。值得一提的是,第16顺位本应属于灰熊队,但开拓者队为了确保选中杨瀚森,主动与灰熊交易,提前“截胡”,显示出对他的高度重视。
开拓者总经理评价杨瀚森:“他的能力非常独特,技术全面,传球和篮球智商都出众,在低位具备威胁力,外线投篮和罚球同样稳定,防守端也十分聪明。我们会全力支持他,发挥他的潜能。”
杨瀚森的身体条件十分优越,裸足身高2.16米,臂展2.20米,站立摸高达2.82米,拥有25厘米长、28厘米宽的手掌,成为联合试训历史上手掌最大的球员之一。这些硬件优势为他成为顶尖球员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此外,他的丰富联赛经验更为他的NBA之路铺路。2024-25赛季CBA中,杨瀚森共出场45场,场均33.2分钟贡献16.6分、10.5篮板、3助攻、1抢断和2.6盖帽,全面的表现让他蝉联“战马年度最佳星锐球员”。他本人凭借坚定的信念与韧性,克服了试训期间生病严重到吐得不能自已的困难,毅然坚持训练。
CBA赛季结束后,杨瀚森迅速前往美国,参加NBA联合训练营,短短26天内辗转14座城市,接受14支球队的试训。行程之密集和强度之大让人感叹:光是坐飞机的疲惫就够考验体力,更别说高强度的训练了。正是这份从容不迫的心理素质,令这位刚满20岁的年轻人脱颖而出。
在试训期间,他还曾向篮球偶像姚明求教,姚明则叮嘱他注意休息、饮食,保持良好状态。选秀前夕,姚明接受媒体采访时寄语杨瀚森:“选秀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,未来路还很长,祝他一切顺利。”
姚明作为中国篮球历史上的标杆,不仅代表了运动员的巅峰,更激发了民族自豪感。网友们将杨瀚森与姚明联系在一起,期待他成为新一代的篮球旗帜。有人感慨道:“自2012年伦敦奥运后,男篮陷入低谷,现在终于有了一个踏足NBA的年轻人,期盼中国篮球迎来新的春天。”
不仅仅是篮球,近年来中国体育界似乎不断涌现“体坛紫微星”,这些新星们的故事也在激励着大众。网球方面,6月22日,王欣瑜在WTA500柏林站女单决赛中获得亚军,创造了个人巡回赛最佳成绩。她幽默风趣的赛后发言赢得了众多网友喜爱,让人联想到另一位备受关注的网球新星郑钦文。郑钦文去年夺得2024巴黎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,刷新中国网球历史最佳成绩,并将于6月30日作为第五号种子第三次出战温网。
在更为小众的斯诺克领域,中国选手赵心童以18-12击败威尔士名将马克·威廉姆斯,成为亚洲首位世锦赛冠军得主。他背后是每周五天、每天五小时的刻苦训练。
而曾陷入低谷的中国足球,也开始展现出曙光。在“苏超”联赛盐城对阵宿迁的比赛中,年轻门将严子航多次扑救关键球,不顾受伤风险,帮助球队以1-0取胜。比赛中严子航的精彩扑救成为焦点,尽显拼搏精神。宿迁队的射手高驰则即将进入昆明理工大学深造,体现运动与学业并重的理念。
“苏超”联赛的成功举办,得益于江苏省深厚的体育基础,多个城市拥有职业足球俱乐部,业余选手亦积极参与。赛事不仅展现了个体的拼搏,也彰显了团队的力量。
无论是体坛紫微星的闪耀,还是运动员们在场上挥洒汗水,这一切都传递出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的朴素真理。体育不仅激励着他们,也激励着观众,让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共鸣,感受到一种来自竞技与努力的真实力量。当我们为运动员点赞、分享和转发时,关心的早已超越比赛结果,而是一种联结人与人之间的精神纽带。
发布于:四川省方道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